查看原文
其他

聚焦 | 社团的明天能否与初心并存?

2017-10-16 成师记者团 青春报社


聚焦

明天你是否会想起

        昨天进社团的热情?

         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曾经最热血的自己?


这是小刘第三次半价卖跆拳道道服了,不过依旧没有卖出去。她手中的道服除有些许因常压箱底而产生的褶皱外,和新的没有两样,色泽上仍保持它最开始的纯白无暇。

小刘理了理道服的领口补充道,“九成新,只穿过两三次”

这件道服是她在去年加入跆拳道社后于社内统一购买的,“200块,当时想的是要练就得配齐装备。但没想到后来会是这个样子,如果知道不会怎么练,就不会买。”

而这种加入社团却没怎么参加活动的情况在校内并不少见。一名16级文新院的同学透露,“我加入的是W社,但我从未收到过举办活动的消息,感觉加入了一个假社团”。这引起了某L社的同学的强烈共鸣,她有些愤慨,“一年来群中就四次公告,两次是收会员证,更别说活动了。”



会员在社团内学不到什么成了历届学长学姐心知肚明又默认的现象,这缘起何处?


1

社团活动少之根源


小刘说,“跆拳道社有活动,但训练环境不行。主要是场地脏,其次只要缺课了就赶不上大家的节奏了,但有的时候难免不会缺课,再加上冬天冷的原因,就没怎么去了。”

对此,我们采访了跆拳道协会的负责人杨晚艺,她表示“在南体其实是有一个专门的跆拳道训练场所的,但因不明原因我们一直无法使用。”因此,上学年会员的训练活动都安排在南体,每日都被人踏足活动的南体,随手一抹,略厚重的灰尘便滞留于指腹。

除此之外,跆拳道协会在开展活动上其实面临窘境。

“跆拳道协会隶属于美院,所以管理层以美院学生居多。但它实际上是一项体育活动,美院学生对它不会太熟悉,这也就导致了在举办活动时的力不从心,比如知识类的竞赛,可能管理层自己都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。”

相比之下,隶属美院的“简笔画协会”在活动举办上会更得心应手,因为这与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吻合。若社团所属的学院性质与社团本身契合度高,所带来的好处不仅有活动举办上知识的熟悉,还有活动进展中设施使用上的便利。比如隶属于音乐学院的“梦想音乐社”,他们开设的“免费乐器训练班”就可使用音乐学院的相关场地与资源。

隶属的学院与社团性质不相符,成了社团活动开展不便的一个原因。



同时,我们也了解到。社团的一个活动若要开展,需经过多项程序,这些程序也给他们的活动开展和社团发展带来困扰。

太极国学社前社长郭洪燕向我们介绍,“一周前要提交活动策划,中间会涉及财务部的经费预算,活动结束后还要有新闻稿和简报,这些都得是刚加进来的干事在做。但弄多了人会有反感情绪,会不想呆甚至是不想来社团,那下一届就没人了。”

管理层自身学业、生活和工作的压力, 45 33373 45 15262 0 0 4040 0 0:00:08 0:00:03 0:00:05 4040他们无法过多精力都于社团上,且因名额限制,每年社联只会给约六分之一的社团进行表彰。在管理层时间少、社团表彰难、做事者没有工资等经济利益的现状下,社团的发展需确保别人的热爱不会被磨灭。这些程序,成了各个社长在开展活动时感到苦恼的事。某社长X摇了摇奶茶杯中的吸管,吐槽道:“形式主义。”

繁琐的程序给各社团管理层带来困扰,而一些活动的人数规定也给活动产生了制约效果。微电影社就遇到过这样的规定,社长任玉娇也感到很无奈:“国庆前期,我们社团受邀在某地进行微电影的拍摄。主办方限制了团队人数只能去五个人,但算上老师我们已经有九个人了,更别说社团内有一百多人。即使通知了全部会员,我们也不能带他们去,若处理不好,可能会令会员产生不平衡的心理。因此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就不会具体通知到会员群,这就导致了会员会认为社团活动很少。”



2

部分社团活动少,那同学们会后悔加入社团吗?

我们将这问题问了小刘,小刘不假思索的回答道:“不后悔,加学分”


我校对学分有这么一个规定:四年内在社会实践板块需修满2分的学分,此板块能加分的内容仅有志愿者、就职、三下乡与社团会员,若未修满则无法毕业。

不少同学反映,做志愿得证书的渠道少,在青志做10小时志愿者活动仅加0.05分,三下乡获奖者一个班也仅有1~2个。相较之下,社团的学分最好拿也加分最多。若大一加满三个社团,最终可加1.35的学分。

当热爱被磨灭,会员证不再饱含最初融入社团的惊喜,只象征着赤裸裸的学分。

此时,社费低的社团对只想加学分的人来说会更有吸引力,社费总数越多其活动将更好举办,而社费高的社团对这类人则很难有吸引力。



微博协会的干事表示理解同学们这种“想加学分”的心理,但也希望大家的目光不要仅仅是放在学分或者证书上。她认为,“做一件事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太强会阻碍一个人的长远发展。当人发自内心地想要做一件事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,从中收获的友谊、成就感和办事的经验等东西的价值将会比学分的价值高出很多,这些东西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更为重要。”

太极协会教练也认为,社团存在的意义是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到一起,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。学生应跳出修学分的小圈,去追求梦想的天空。



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团负责人则从社团本身对此做出反思:“这种现象不能怪新生,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学分这个东西。但是学长学姐一直说学分有多重要,然后在宣传又提到了社团加学分。其实对于学生来说,学分是必须要完成的,不能怪他们,只能是在他们入社后吸引他们多多参与活动吧。”

她也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:“可以在辅导员或社联那里反映这种情况,并在新生聚集的地方给新生解释学分的情况,社联也可以硬性要求社团招新时不能拿学分来宣传。如果有社团因此招不到人那社团负责人应想办法解决,凭实力招新,仅凭学分招人对社员的锻炼也没达到。同时,她补充道,“如果实在是发展不下去,那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。”

另一边,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路人反问道,“我们知道功利性的把社团当作修学分的途经不好,但你不这么功利要怎么毕业呢?”


除“加学分”思想在校园内流行,盛行的还有“随意”的风气。

曾参加过舞蹈协会的某大四学姐认为,社团活动会员不积极参与的现象,主要因为大家的意识不强。并说道:“从一开始社团组织方面就没组织好,给大家一种可以随性随意的感觉,后来大家就形成习惯,所以要从一开始社团就应该严格规范社团制度,会员才会有集体意识。”对此,跆拳道协会会长深有体会,:“刚开始大家热情高涨,但到后面就会有各种理由无法来参加。大多数的会员因为惰性,到后期并不想来。课程在继续,但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。”



3

同样都是出于热爱,为什么社团无法像院级、校级组织一样强制大家参加活动呢?


在被采访的十一个社团内,负责人皆表示强制制度无法实行。

第一个原因便是社团本身的性质。微电影社社长任玉娇解释到:“我们虽是一个社会实践类的社团,但若每次活动都把所有的会员全部带出去,是不现实的。”这一说法得到太极国学社负责人的认同,“太极拳需要教练手把手的教,手把手的纠正。强制一百多名会员到场,不仅培养不出真正爱好太极拳、想来学好拳的同学,同时也给教练增加了工作量。”这是大多数社团面临的情况,教练精力、活动场地等因素,使全体会员参与同一个活动成为令社长难以想象的事。

其次,社团和各组织的选拔力度也成了一个重要因素。进入组织,一般会有两轮及以上的考核,甚至部分团队还有试用期一说,而社团招新是只用交钱即可成为会员。在不同的选拔力度下,组织中留下来的人多是热爱且能胜任这项工作的,反观社团则难以确定。这样的招新制度也令社团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不强,强制对众会员来说并无任何作用。



其中,社长也存在一种忧虑,有负责人表明:“社团仅属于一个二级学院,而组织隶属于学校,因此组织在同学间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。组织不会因为强制性而招不到新,但社团就必须考虑这方面的问题。若因强制性在历届学生中口碑不好,那就难招新。招新人数少社费总数也会少,就难以开展活动,因此社团的吸引力会大幅降低,就更招不到新生了。”

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,让众社长只能放弃强制的想法。

再加上会费的收取,使得即使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,也发挥不了作用,“就算他们违反了,你也总不能因此将他们从社团里除名吧。”说到这里,该负责人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。



凛冬将至。

若有一天,学生能不再为修学分而苦恼,社团可以抛开多项程序的束缚,并拥有强有力的资金、技术和人源支撑,那我校的社团将能真正回归到它最初建立的目的——“将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”。以后的路还很长,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继续走下。



小刘的跆拳道道服还没有卖出,她正在准备进行第四次的低价转卖。

或许闲置的不仅是道服,还有那颗刚入社时热情憧憬的心。



   文 | 陈珮云 刘颖 张姗 文雅

  图 | 陈珮云 刘颖 张姗 跆拳道协会 

太极协会 武术协会 网络

         排版 | 陈珮云 刘颖 张姗 陈丹婷 文雅 

欢迎关注【青春报社】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